拐點當前 放開限購會否引發(fā)“骨牌效應”?

  • 來源: 中國建設報·中國住房
  • 2014-07-05 08:27:21
  • 人氣 1177

       最近,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率先放開限購的烏龍事件引起輿論關注——6月25日,該市房管部門發(fā)布文件,但文件于當日下午被以“打印錯誤”為由從官網撤下;26日,其官方網站發(fā)布更正聲明,稱將文件中“含二套住房”改為“含二手住房”。

       明眼人不難看出,“一字之改”并未本質上改變文件的中心思想。此文件的“改后重發(fā)”,意味著呼和浩特成為“全國首個正式發(fā)文確定放開樓市限購的城市”。專家認為,這一做法將對其他城市形成示范效應,一些二三線城市將會跟進。而商業(yè)機構發(fā)布的研究報告則顯示,在國內大中城市中,溫州、西安、福州、杭州、沈陽、青島等15個城市存銷比超過20個月,地方政府正面臨限購松綁的沖動。

當然,從整體上判斷,目前盡管經濟下行有所壓力,但從各方共識來看,中國已不大可能再押寶于房地產的拉動效應;同時,國家花了3年時間剛剛建立起剛需主導的相對健康的樓市,貿然全面放開限購將導致投機氛圍變本加厲,令前期調控努力付諸東流。

理性看來,此前一些所謂“樓市崩盤”信號,其實更多是企業(yè)促銷出貨的個別行為,一些人以此大肆唱衰樓市,或者是反應過度、或者是別有用心。對于這些論調,不妨探尋背后的利益紛擾和心態(tài)糾結,一方面兼聽則明,另一方面也要看透紛擾。

       同時,對部分因地制宜的地方性微調,也要辯證看待。中國各地發(fā)展參差不齊、千差萬別,必須強調實事求是。個別城市松綁限購,可能確實有著“救急”的特殊緊迫性;有些地方放寬限購條件,又可能是對以往“誤傷剛需”政策的趁勢糾偏。對此,也不可一概而論,不妨多些耐心,以觀后效。

      更重要的是,在樓市面臨所謂“拐點”的社會心態(tài)下,我們不妨借機深入反思“限購”本身的功過得失。在前兩年投機氛圍過濃之時,相較其他一些揚湯止沸的調控手段,這一狠招確實起到了釜底抽薪的遏制效果。但也必須清醒:抽掉的“薪”很容易被重新放回“釜底”,尤其是在樓市與地方經濟捆綁過深的背景下,當“釜底”柴火太少,這鍋“湯”溫度過涼有些讓地方經濟吃不消時。

      從更長遠的視角分析,抑制需求終究不該是“殺手锏”,至少不應該是終極手段。改變供求關系不能只從打壓正常的市場需求下手,而更應增加不同層次的市場供給。畢竟,人為扭曲供求關系、人為隔斷市場“無形之手”的自動調節(jié),容易造成“需求堰塞湖”,從而一旦政策有所松綁或執(zhí)行有所走樣,則地方土地沖動與公眾投機情緒極易卷土重來甚至變本加厲。這種調控動機和意愿上的“上下錯配”,長遠來看既不利于樓市秩序的深層優(yōu)化,又可能令政令威信向下衰減。

      樓市治亂,必須多些“系統(tǒng)性重構”的決心。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高度對應,中國樓市同樣處于“三期疊加”階段,即“增長速度換擋期”、“結構調整陣痛期”、“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”,轉型壓力客觀存在;而鑒于中國經濟對房地產業(yè)的依存度,“土地財政”又與財稅體制改革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,樓市轉型的難度可想而知。越是在這種時候,越需要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所強調的“系統(tǒng)性重構”的理念、決心和魄力,絕不可再刻舟求劍、頭痛醫(yī)頭,一味添加新的政策補丁,而應該力爭既求一時之效,更謀一攬子解決之策。

 

...

舟山丁丁好房微信號

嘉誠搜房(jc86.cn)官方微信,為您提供舟山全市最新最全最優(yōu)惠的房源信息,讓您買房省時省錢更省力!定制私人服務,幫助購房者解答購房疑問,快來關注我吧!


相關閱讀






 


舟山房產網 - 關于我們 - 誠聘英才 - 聯(lián)系我們 - 合作伙伴 - 了解舟山

舟山市嘉誠房產置業(yè)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©2005-2012

浙ICP備13035785號